垃圾人定律-心理知识
今天中午,我开车和闺蜜一起去吃饭。在等红绿灯时,旁边车道突然冲出一辆黑色的轿车,差点撞上我们的车。
我和闺蜜吓得脸色发白,对方司机却摇下车窗,对着我们破口大骂:“会不会开车啊?眼瞎吗!”
我握着方向盘的手微微发抖,正想和他理论。但闺蜜拍了拍我的肩膀,低声说:“别理他,这种人不值得搭理。”
后来她告诉我,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垃圾人定律。有些人就是习惯把负面情绪发泄到别人身上,和他们较真只会让自己更难受。

我突然明白:原来对付烂人,最好的方式不是硬碰硬,而是一定要记住这4句话。
第一句话:别接垃圾,你不是垃圾桶
大卫·波莱在《垃圾车法则》里说过,遇到不讲理的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别理他们。道理很简单,但真遇到时,很多人还是会忍不住生气。
我有个护士朋友,每天都要面对病人的抱怨。有一次,一位老太太因为排队太久,指着她的鼻子骂了十分钟。她委屈地对我说:“明明不是我的错,可我就是忍不住想哭。”
后来她学了一招:遇到无理取闹的人,就在心里默念“他的情绪是他的问题,我不需要跟着生气。
神奇的是,当她真的把对方的辱骂当成“噪音”时,那些话反而伤不到她了。
那些不讲理人的愤怒是他们的事,而你的情绪由自己掌控。
第二句话:不争论,是成年人的体面
决定你情绪的从来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你对事件的认知。
我表姐是中学老师,她班上有个家长特别喜欢在家长群里挑刺。其他老师都忍不住和他争论,只有我表姐从不理会。她说:“你越冷静,对方越像个小丑。”后来那家长自觉无趣,反而主动道歉。
烂人之所以烂,是因为他们习惯用自己狭隘的思维看问题。和他们争论毫无意义,因为他们根本不愿意听别人说话。
第三句话:不纠缠,是最高级的惩罚
和不讲理的人纠缠,只会让我们身心俱疲。
《甄嬛传》里有一幕:安陵容故意挑衅甄嬛,甄嬛却淡淡一笑:“容不容得下,是娘娘的气度。能不能让娘娘容下,是嫔妾的本事。”
真正的强者,从不在烂人身上浪费一秒。他们爱闹就让他们闹,我们过好自己的日子才最重要。
第四句话:建围墙,你的情绪需要保护区
要学会保护自己的情绪,别让别人的负能量影响你。
我有个同事之前特别苦恼,因为同办公室的一个人整天抱怨领导、说客户坏话,还爱传闲话。刚开始她总想着开导对方,结果自己反而失眠焦虑。
后来她做了三件事:午休时去咖啡厅躲清净,对方抱怨时就直说“现在忙,晚点聊”,还每天提醒自己别把别人的情绪当自己的负担。
慢慢地,那个同事就不来找她发牢骚了,她也终于能安心工作了。
先保护好自己,再去考虑帮不帮别人。就像台风天里,你要先关好自己的门窗,才有余力帮邻居加固屋顶。
最后,我有话说:
最近重读《垃圾车法则》,里面一段话我觉得说的很好:每个人在某个时刻都会成为垃圾车,这就是生活。但我们可以选择,不让别人的垃圾弄脏自己的花园。
分享一个治愈系小技巧:
当我们遇到垃圾人时,我们可以打开手机备忘录写下一句:“谢谢你提醒我,永远不要成为这样的人。”然后删除文档,就像把垃圾丢进回收站。
愿我们都能活得通透,把珍贵的情绪,留给值得的人和事。
莫弗斯公寓-拉德芳斯塞纳河畔铁塔景
【🇫🇷法国安居好房】拉德芳斯塞纳河畔铁塔景 莫弗斯公寓🎉
🏠92省富人区叙雷讷 Suresnes,毗邻世界三大CBD拉德芳斯,众多500强企业高管富人聚居
⛱️塞纳河畔临水而居,近赏布洛涅森林满眼绿,远眺铁塔俯瞰巴黎全景
💐1卧到4卧,均都带阳台/露台,叠墅户型带私家花园
🛍️8分钟生活圈,超市配套/商业中心/餐饮购物一应俱全
💶大巴黎规划核心区潜力股,自住出租不愁,资产增值稳妥📈
💰国内收入可作贷款证明,享法国低息
🔥可分期付款,可欧元贷款,首付15万欧起安居巴黎,
🌟永久产权,家族传承
⛱️法旅祝您和家人假期愉快💃

即兴钢琴曲欢乐颂-布里埃拉·蒙特罗
委内瑞拉钢琴家加布里埃拉·蒙特罗(Gabriela Montero)出生于1970年5月10日,以演出观众指定的古典乐即兴演绎作品闻名。她5岁时首次公开表演,8岁时与委内瑞拉国家青年管弦乐团合作演出,9岁时赴美国学习钢琴。2009年1月20日,蒙特罗在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就职典礼,与小提琴家扎伊克·帕尔曼、马友友和单簧管演奏家安东尼·麦吉尔一起演奏了一曲四重奏。
请听加布里埃拉·蒙特罗就贝多芬第9交响曲中的欢乐颂即兴创作的钢琴曲。
CHI03-Ortiz-Ricercar Nr. 2
迭戈·奥尔蒂斯是16世纪的一位西班牙作曲家。他大约出生于1510年,1570年在那不勒斯去世。据记载,自 1553 年起,迭戈·奥尔蒂斯在那不勒斯担任西班牙阿尔巴公爵及其继任的宫廷乐长。
他著有神圣音乐集《Musices liber primus》(1565 年于威尼斯出版)和一篇关于中提琴演奏的著名论文。这些作品成为文艺复兴时期装饰和即兴创作的源泉。
请听他创作的里切尔卡(Ricercar) 2号,由杰出的小提琴演奏家丹尼尔•霍普(Daniel Hope)演奏。里切尔卡是16至17世纪的一种复调器乐曲,又称为寻求曲,由一个声部奏出主题,之后通过其他声部的模仿使得主题得以连绵不断的发展。
“片段-寂静,致狄奥蒂玛”
路易吉·诺诺(Luigi Nono),1924年1月29日-1990年3月8日,是意大利著名作曲家,其代表作有歌剧《偏狭的1960》、《在爱情的炽热阳光下》等。他本人是意大利共产党员,作品表现出左翼政治诉求。
“片段-寂静,致狄奥蒂玛”是路易吉·诺诺1980年创作的弦乐四重奏作品。 狄奥蒂玛是古希腊是柏拉图对话录《会饮篇》中的人物。在这部对话录中,她被描述为一位来自希腊曼丁尼亚的智者。哲学家苏格拉底讲述了狄奥蒂玛向他阐述如何正确控制情欲的哲学观点。这一经她之口讲述的情欲观,自文艺复兴以来也被称作“柏拉图式的爱情”。
请听“弦乐四重奏片段-寂静,致狄奥蒂玛”,由明格四重奏乐团(Minguet Quartett)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