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不涝赣州城
“千年不涝赣州城”是对江西赣州古城防洪智慧的赞誉,其核心秘密在于一套始建于北宋时期、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的地下排水系统——福寿沟。这一古代工程奇迹使赣州在近千年的洪灾中多次幸免于内涝,被誉为“中国城市防洪的活化石”。

千年不涝赣州城
一、福寿沟的诞生与设计者
- 时间:北宋熙宁年间(约1068-1077年)
- 设计者:刘彝(时任赣州知州)
- 设计理念:
- 顺应地势:利用赣州老城区 “中间高、四周低” 的龟背形地貌(高出江面数米)。
- “水窗”巧技:利用水力原理自动开闭排水口(江水水位低时开闸排水,水位高时自动关闭防倒灌)。
- “福寿”双沟:以古城墙下的两条主沟为骨架(形似篆书“福”“寿”二字),连接数十条支沟,总长约12.6公里。
刘彝和赣州福寿沟
二、工程精妙之处
技术亮点 | 科学原理 | 现代价值 |
---|---|---|
铜钱形排水口 | 镂空铜钱盖板过滤杂物,防堵塞 | 最早的“格栅井”设计 |
沉井式蓄水池 | 暴雨时暂存雨水,缓解排水压力 | 古代“海绵城市”理念实践 |
砖拱结构沟渠 | 青砖砌筑拱顶,承压抗渗 | 至今未塌陷,结构强度惊人 |
连通城内水塘 | 将82口水塘纳入排水网络调蓄 | 天然滞洪区,生态防洪典范 |
三、为何千年有效?
与古城墙协同防御
- 宋代砖城墙(现存3664米)既是军事防御体,也是防洪堤坝,墙内藏福寿沟排水口,墙外有护城河(章江、贡江) 疏导洪水。
动态维护机制
- 明清时期多次修缮,民国增设铁窗防鼠患,2010年全面清淤并扩建(保留90%古沟渠)。
生态调蓄系统
- 城内水塘(鼎盛时达108口)像“天然海绵”,暴雨时蓄水,干旱时供水,现仍存数十口。
福寿沟的由来
四、现代验证:2010年江西特大洪水
- 背景:全省多城被淹,抚州决堤,南昌内涝严重。
- 赣州表现:
- 老城区降雨量达128毫米/日,路面无积水,市民正常生活。
- 福寿沟以 1.2立方米/秒的流量 高效排水,配合现代泵站,化解危机。
- 对比:相邻的广东韶关、福建龙岩同期洪灾损失惨重。
五、当代挑战与保护
- 威胁:
- 城市化填埋水塘(1949年剩82口,2020年仅剩28口),蓄水能力下降。
- 新城区排水系统未完全衔接古沟渠,局部内涝风险上升(如2019年章贡区短时积水)。
- 保护措施:
- 立法保护福寿沟(2019年《赣州市福寿沟保护条例》)。
- 恢复水塘水系,新建“福寿沟博物馆”推广古人智慧。
- 新城区采用“福寿沟模式”,建设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
福寿沟的介绍
六、世界遗产级价值
比西方早700年:
- 巴黎下水道(1850年)、伦敦下水道(1865年)均为近代工程,而福寿沟早于其约800年。
活态文化遗产:
- 仍在使用的古代市政设施全球罕见,2016年入选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预备名单。
专家评价:
“福寿沟是古代系统思维的巅峰之作,将城市规划、水利工程、生态智慧融为一体。”
—— 中国水利史研究会副会长 谭徐明

赣州城区 建春门
旅行指南:探秘福寿沟
- 必访地点:
- 福寿沟博物馆(章贡区厚德路):沉浸式展示沟渠结构与防洪原理。
- 魏家大院排水口:现存最完整的水窗遗址。
- 古城墙涌金门段:俯瞰章贡两江,理解“高城+深沟”的防洪逻辑。
- 最佳季节:4-5月(雨季可见运作实景,又不至于危险)。
赣州的“千年不涝”绝非神话,而是古人尊重自然、科学治水的实证。这一跨越时空的智慧,至今仍在为全球城市防洪提供东方解决方案。
陈彼得和他的音乐-录音剪辑

陈彼得(本名陈晓因,1944-2025)是横跨海峡两岸的传奇音乐人,被誉为 “台湾流行音乐活化石” 和 “大陆古诗词谱曲第一人”。他的一生串联起华语乐坛半世纪变迁,以下是深度解析:
一、台湾时期:金曲制造机(1970s-1980s)
代表作与幕后推手
创作歌曲 | 演唱者 | 历史意义 |
---|---|---|
《一剪梅》 | 费玉清 | 80年代登陆央视,首开台湾音乐入大陆先河 |
《阿里巴巴》 | 陈彼得 | 迪斯科风潮亚洲引爆点(1981年) |
《迟到》 | 刘文正 | 校园民歌转向流行乐的关键过渡作 |
《几度夕阳红》 | 潘越云 | 琼瑶剧主题曲巅峰之作 |
- 行业地位:
- 与罗大佑、李宗盛并称 “台湾创作三驾马车”,却因低调少为人知。
- 首位在台北国父纪念馆举办个唱的流行歌手(1981年)。
出走台湾之谜
1988年突然关闭台北工作室远走大陆,传言与 “白色恐怖”家族史有关(其父为国民党军官,1949年携幼子赴台)。
二、大陆重生:音乐游侠(1990s-2010s)
- 广州创业:
1991年在广州开设 “88号录音棚”,培育杨钰莹、毛宁等内地首批流行歌手。 - 北漂蛰伏:
2001年迁居北京胡同,潜心研究 《诗经》《宋词》谱曲,十年无人问津。
三、央视破圈:74岁的爆红(2018-2025)
现象级事件
《经典咏流传》(2018):
- 自弹自唱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全网播放破5亿。
- 历史性画面:颤巍巍的手拨动电吉他,古韵与摇滚碰撞。
《我和我的祖国》快闪(2019):
- 成都宽窄巷子领唱,带动万人合唱,央视新闻联播头条报道。
创作转型
- 古诗词专辑:
- 《归程》——谱曲杜甫《登高》、苏轼《定风波》
- 《九歌》——融合楚辞与蓝调
- 获奖:
- 2019华人音乐盛典“终身成就奖”
- 2020“感动中国”提名
四、音乐哲学:跨越两岸的摆渡人
- 创作观:
“宋词本就是宋代的流行歌,我要让李白杜甫登上Billboard!”
- 两岸情怀:
- 为台湾老兵写《吾乡印象》(1985),催泪无数游子。
- 在厦门建 “海峡音乐公社”,免费培养台青音乐人。
五、冷知识:多面陈彼得
理工学霸:
- 毕业于台湾成功大学机械系,自研录音设备。
科技先锋:
- 1983年编写台湾首个MIDI编曲程序。
养生狂人:
- 每日晨跑10公里(坚持40年),78岁仍登台飙高音。
代表作品试听指南
类型 | 歌曲 | 必听版本 |
---|---|---|
经典流行 | 《一条路》 | 1982年台北演唱会Live |
古诗词新唱 | 《游子吟》 | 2019《经典咏流传》交响版 |
两岸乡愁 | 《归雁》 | 2021金门海峡音乐节现场 |
自我致敬 | 《新一剪梅》 | 与费玉清隔空对唱AI合成版 |
乐评人叹:
“从迪斯科狂潮到宋词新韵,他总比时代快半步,却甘愿隐在掌声背面。”
陈彼得用80年人生证明:真正的经典从不过时,只需一把吉他、一颗赤子心,便能穿越时空长河。
印度空难引发的思考-录音剪辑
2025年6月12日印度空难事件,目前(截至2025年6月)可确认的核心信息如下。
需注意:官方调查仍在进行中,部分结论可能更新。
事件概要
- 时间:2025年6月12日 当地时间14:28(UTC+5:30)
- 航班:印度快运航空(Air India Express) AX-314
- 航线:孟买(CSMIA)→ 高知(COK)
- 机型:波音737-8 MAX(注册号VT-EXF,机龄4年)
- 伤亡:189人遇难(含183乘客+6机组),无地面伤亡
- 事故位置:高知国际机场(COK)10号跑道入口前1.2公里沼泽区
关键时间轴
title AX-314航班最后时刻
section 降落阶段
14:20 : 开始进近,高度3000米(天气:暴雨+强侧风)
14:25 : 首次复飞失败,机组请求转降备用机场
14:27 : 二次进近中突发急速下坠
14:28 : 雷达信号消失,坠毁于跑道外沼泽
section 救援响应
14:35 : 首支消防队抵达(水深1.5米阻碍救援)
15:10 : 黑匣子(FDR)寻获
次日04:00 : 确认无幸存者
已知事故原因(初步分析)
1. 气象直接诱因
- 微下击暴流(Microburst):
- 坠机前1分钟遭遇突发性下沉气流(风速骤增65km/h → 140km/h)。
- 机场风切变警报系统未触发(事后发现传感器故障)。
2. 技术争议点
- MCAS系统再陷质疑:
- 黑匣子数据显示,俯冲前2秒 安定面配平突被激活(与2018狮航事故相似)。
- 波音公司声明:”该机已安装MCAS 2.0补丁,原因待查“。
3. 人为操作失误
- 复飞决策延迟:
- 首次进近时已偏离下滑道30°,按规程应立即复飞,但机组继续进近。
- 超规操作:
- 副驾驶手动解除自动驾驶时误关 飞行指引仪(FD),丧失姿态参考。
后续影响
航空安全升级
- 全球紧急措施:
- 欧盟、中国停飞所有737 MAX 48小时(6月13日-15日)。
- 印度民航局强制要求机场:升级风切变雷达覆盖盲区(7月1日前完成)。
法律追责启动
- 刑事调查:
- 孟买地方法院逮捕 机场气象主管(涉嫌篡改传感器日志)。
- 集体诉讼:
- 遇难者家属向波音索赔 22亿美元(芝加哥联邦法院受理)。
行业连锁反应
主体 | 影响 | 数据/进展 |
---|---|---|
波音股价 | 单日暴跌18% | 市值蒸发280亿美元 |
印度快运 | 品牌重组,更名“Bharat Air” | 政府注资5亿美元维稳 |
高知机场 | 关闭10号跑道至2026年 | 沼泽区填充工程启动 |
疑点与争议
维修记录疑云:
- 该机事故前3天更换 攻角传感器,但维修单未按规上传至中央数据库。
驾驶舱录音空白:
- CVR(舱音记录器)最后90秒录音被电磁干扰覆盖(罕见技术故障)。
沼泽增阻效应:
- 专家模拟显示:若坠毁于硬地,生存率或超40%(沼泽吸水致机身粉碎性解体)。
遇难者纪念
- 国家哀悼日:2025年6月15日,全印降半旗。
- 纪念碑选址:高知机场东侧建立“风中之烛”纪念馆(2026年竣工)。
- 赔偿方案:
- 每名遇难者家庭获赔 74万美元(含航空保险+政府抚恤)。
遇难者含:
-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3名火箭工程师
- 马拉雅拉姆语影星维贾伊·拉格万(Vijay Raghavan)
- 法国旅游团12人(含儿童4名)
信息获取建议
- 权威跟踪:
- 印度航空事故调查局(AAIB)官网 实时报告
- 国际民航组织(ICAO)事故数据库 Case No.2025-IND-01
- 警惕谣言:
- 网传“导弹误击”“电池爆炸”等已被官方证伪。
这场悲剧再次凸显 气象预警系统漏洞 与 737 MAX遗留风险 的致命叠加。
最终调查报告预计于2026年底公布,人类航空安全史又添沉重一页。
玉山Yushan徒步登顶-台湾户外旅行
台湾玉山(Yushan / Jade Mountain)是东亚第一高峰(海拔3952米),超越日本富士山(3776米),以 glacial cirques(冰斗)、云海、布农族圣山闻名。作为台湾的“屋脊”与精神图腾,其自然与文化价值兼具。以下深度解析:
一、自然密码:冰河遗迹与生态孤岛
特征 | 详情 |
---|---|
地质构成 | 第三纪板岩与石英岩,260万年前地壳挤压抬升形成 |
冰河遗迹 | 主峰周边现存 11个冰斗(如圆峰、白木林冰斗),证明4万年前冰川活动 |
垂直生态 | 覆盖 亚热带→寒带 7种植被带,特有物种占比30%: – 玉山圆柏(海拔3400米以上扭曲森林) – 台湾黑熊(云杉林活动) – 帝雉(国鸟,苔原带漫步) |
气候极限 | 山顶年均温 -3℃,瞬时风速可达12级(冬季封山) |
二、文化图腾:原民圣山与历史风云
- 布农族圣地:
- 称玉山为 “Tongku Saveq”(意为最高峰),传说祖先由此诞生。
- 传统祭典 “射耳祭” 面向玉山祈福,象征勇气传承。
- 殖民印记:
- 日据时期改名 “新高山”(Niitakayama),1945年恢复原名。
- 现存 “二战日军神风特攻队” 残骸于楠溪林道。
- 现代象征:
- 新台币1000元背面图案,国家公园标志主元素。
三、登山攻略:挑战东亚之巅
经典路线:塔塔加鞍部线(新手友好)
- 行程(2天1夜):
A[塔塔加登山口] --> B[孟禄亭] --> C[前峰登山口]
C --> D[排云山庄(过夜)] --> E[主峰顶]
- 数据:单程10.9公里,爬升1342米,登顶需6-8小时。
- 关键点:
- 排云山庄:需提前30天抽签(中签率约25%),提供通铺与热食。
- 日出攻略:凌晨2点出发,头灯必备,5:30抵顶观“玉山晨曦”。
硬核路线:玉山群峰纵走(探险者专属)
- 串联:主峰、东峰、北峰、西峰、前峰(5座百岳)
- 挑战:8字型断崖(鹿山)、碎石坡(风口),需技术攀爬。
装备清单
必要 | 禁忌 |
---|---|
登山许可(入园证+入山证) | 棉质衣物(失温风险) |
岩盔(落石区) | 单人行动(强制结队) |
高山症药物(丹木斯) | 丢弃垃圾(最高罚30万新台币) |
四、世界级景观:摄影与徒步秘境
点位 | 最佳季节 | 名场面 |
---|---|---|
麟趾山步道 | 5-6月 | 高山杜鹃花海+玉山主峰倒影 |
大峭壁 | 10-11月 | 金针花衬石英岩壁 |
圆峰冰斗 | 1-2月 | 雾凇覆盖古冰河遗迹 |
玉山北峰气象站 | 全年晴日 | 台湾海拔最高建筑,云海观测点 |
五、生态危机:全球变暖的警报器
- 冷杉林线退缩:近30年上升150米,压缩高山草原带。
- 樱花钩吻鲑:仅存七家湾溪流域,水温升高致繁殖率下降。
- 人为冲击:
- 排云山庄旺季单日500人,步道土壤硬化率达40%。
- 无人机禁飞令(干扰黑熊栖息)。
六、冷知识:数字解码玉山
- 3952米:高度含玉山测候所天线(自然峰顶实际为3920米)。
- -18℃:1970年创下的台湾最低温纪录(主峰气象站)。
- 12秒:2009年莫拉克台风引发崩塌,塔塔加路段消失时长。
- 0.5毫米/年:地壳抬升速度,百万年后将超4000米。
交通与许可
- 前往起点:
- 高铁至嘉义站 → 转乘「台湾好行」巴士至塔塔加(3小时)。
- 许可证:
- 入园证:玉山国家公园官网抽签
- 入山证:警政署系统申请(外籍人士需护照)
登山者箴言:
“玉山教會我的不是征服,而是敬畏——在3952米之上,人類不過是風中的一粒石英砂。”
玉山不仅是一座山,更是 台湾生态的基因库、原住民族的灵魂坐标、东亚地质演化的活档案。
它的壮美与脆弱,警示着人类与自然共生之道。